当前位置 >>

新葡京集团新闻

王帅教授课题组揭示蠕虫调控宿主肠道菌群和免疫的关键机制

发布时间:2025-04-27   字体大小T|T

    近日,王帅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微生物学知名期刊《Gut Microbes》杂志发表“Helminth reshapes host gut microbiota and immunoregulation by deploying an antimicrobial program of innat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病原操纵宿主天然免疫系统去调控宿主肠道微生态以改变适应性免疫的关键机理。

    蠕虫是操控宿主免疫的“超级大师”,可以显著地抑制宿主免疫反应,以实现长期存活。这种调节能力与人群的免疫相关疾病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炎症性肠病等)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卫生假说”),同时也造成了寄生虫感染病程漫长且难以清除(如“包虫病”)。科学界很早就发现,蠕虫的这种调节宿主免疫的超级能力依赖于对宿主肠道菌群结构的精准操控。但一直以来,人们未能揭示这一过程的关键机理。

    研究团队利用交叉学科手段,从免疫学和微生态学角度发现并严谨地证明了该现象背后的关键科学机理。研究表明,蠕虫在免疫微环境处激活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髓样细胞来源的CRAMP信号,经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肠道,重塑了宿主肠道菌群生态竞争,帮助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的乳杆菌获得生长优势,以此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大量分化扩增,去抑制了宿主抗蠕虫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这一调控过程由Toll-like受体和维生素D受体信号通路介导,受到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的精准控制。

    上述论文报道了蠕虫如何“利用宿主天然免疫和肠道菌群去抵抗宿主免疫攻击”的科学现象与背后机理。该研究得到论文审稿人和编辑的一致认可,认为是领域内的重要进展(“An excellent manuscrip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helminths modulate the microbiome of their host”)。相关成果在免疫或过敏性疾病(如IBD)和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如包虫病)的治疗上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模式图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王帅教授为本论文通讯作者,邹扬博士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citedby/10.1080/19490976.2025.2496447?scroll=top&needAccess=true